? ? 矮牽牛可以缽栽、盆栽、容器栽,目前的栽培品種主要有‘羽絨被’、‘喝彩’、‘凝霜’、‘風暴’、‘極美’、‘錦緞’、‘呼啦’等。其中,‘風暴’、‘極美’、‘錦緞’最低發芽率為90%,‘羽絨被’、‘凝霜’、‘喝彩’、‘呼啦’、‘小甜心’為85%。生產時多使用丸粒化/原始種子。
????開花
????花芽分化起始時間14天至21天;3至4片葉子長出。
????開花習性矮牽牛屬于長日照植物,開花需長日照誘導。
????開花機制開花受日照長度、光強和溫度的影響。
????穴培
????發芽階段以下為幼苗發育階段的最優條件,此階段自種子播種開始至子葉展開結束。
????胚根在播種后的6天至8天內長出。種子無需基質覆蓋。基質pH值為5.5至5.8,EC值為0.75至1。種子發芽需要光照,如暗室培養植株,需提供光強為100勒克斯至1000勒克斯的補光。播種后1天至3天保持含水量為5級,第4天至6天需要降低水分至4級,第7天后再降低至2級。胚根發出前,濕度一直保持為100%;胚根發出后,濕度降低到40%。加強通風,使基質水分蒸發而變干燥,確保根部透氣。胚根發出前保持22℃至24℃的溫度,然后降低溫度為16℃至19℃,直至子葉展開。
????滿穴/花芽分化階段以下為幼苗營養生長階段的最優條件,此階段自子葉展開開始。在此階段,植株根系將擴展至穴孔邊緣,且植株已完成花芽分化的準備。
????栽培基質pH值為5.5至5.8,EC值為0.5至1。需要2.5萬至3萬勒克斯的光照。日長達到14小時后,補加4000勒克斯強度的光照,可以促進提早開花。溫度保持在18℃至20℃之間;幼苗建植后,逐漸降低夜間溫度至15℃,以促進早開花;平均日間溫度保持為19℃。交替調節含水量使其處于4級至2級之間,即讓含水量先降到2級,再使之升高到4級。濕度保持在40%至70%之間。加強通風,使基質水分蒸發而變干燥,確保根部透氣。發芽初期施用50ppm氮肥;缺硼會引起頂端敗育,所以應注意硼的添加;幼苗期施用100ppm至150ppm的氮肥。在強光照條件下,使用含銨態氮的肥料(氮磷鉀比例為17-5-17,下同);在低光照條件下,使用含鈣的肥料(14-4-14);在強光條件及長日照條件下,首選含銨態氮的肥料(20-10-20),銨的添加有益于芽的生長。而在低光照及較低溫下,為預防植物的徒長,則需要減少含銨肥料的施用,僅使用含鈣肥料。
????第一片真葉長出后,需施用兩次濃度為3500ppm至5000ppm的比久,也可通過滴灌方法處理施用多效唑和烯效唑。
????移植
????移植準備期在288穴盤中播種后4周至5周。
????結束穴培/花芽分化階段以下為營養生長階段的最優條件,此階段移栽后開始。在此階段,植株根系將擴展至盆器邊緣且進行花芽分化。
????基質pH值為5.5至5.8,當pH值大于6.6時,植株可能因為缺鐵導致上部葉片變黃;EC值為1至1.5。矮牽牛需要長日照才能開花。在短期內如誘導出現花芽,可以增加日照長度至13小時。在長日照、低光強的條件下,則需要補加3500勒克斯至5000勒克斯的光照。移植后的最初6周,矮牽牛需要大于13℃的夜溫,以誘導花芽發育。花芽發育后,夜間溫度可以降低至10℃,以促進底部分支及緊密性,但是低溫也會造成花量減少。過度灌溉與溫度太低,會導致倒杯狀葉片的出現。平均日間溫度保持在19℃左右。交替調節含水量使其處于4級至1級之間,即讓含水量先降到1級,再使含水量升高到4級。在冷、低光強條件下,加強通風,使基質水分蒸發而變干燥。在強光照條件下,使用含銨態氮的肥料(17-5-17);在低光照條件下,使用含鈣的肥料(14-4-14);在強光條件及長日照條件下,首選含銨態氮的肥料(20-10-20),銨的添加有益于芽的生長。在低光照及較低溫下,為預防植物徒長,需要減少含銨肥料的施用,僅使用含鈣肥料。
????矮牽牛對濃度為2500ppm至5000ppm的比久敏感,需在花芽出現前施用,過遲的施用會使花色變淺及花邊小。也可通過滴灌處理和施用多效唑、烯效唑或比久和矮壯素的混合物。<BR>矮牽牛易發病害有灰霉病、立枯病、腐霉根腐病和疫病,可使用咯菌腈(灰霉病、立枯病)、嘧菌環胺(灰霉病、立枯病)、精甲霜靈(腐霉根腐病、疫病)、嘧菌酯(立枯病)進行預防。
????易發蟲害有薊馬,推薦使用殺蟲劑噻蟲嗪(室內使用)、乙基多殺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