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樹,特別是未經移植或斷根處理的大樹,在園林綠化工程的施工移植過程中,根系會受到較大的損傷,吸水能力大大降低。樹體常常因供水不足,水分代謝失去平衡而枯萎,甚至死亡。因此,保持樹體水分代謝平衡是園林綠化工程中新植大樹養護管理、提高移植成活率的關鍵。為此,要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大樹的地上部分保濕 包干
用草繩、蒲包、苔蘚等材料嚴密包裹樹干和比較粗壯的分枝。上述包扎物具有一定的保濕性和保溫性。經包干處理后,一可避免強光直射和干風吹襲,減少樹干、樹枝的水分蒸發;二可貯存一定量的水分,使枝干經常保持濕潤;三可調節枝干溫度,減少高溫和低溫對枝干的傷害,效果較好。也可采用塑料薄膜包干,但在樹體萌芽前應及時撤換。因為,塑料薄膜透氣性差,不利于被包裹枝干的呼吸作用,尤其是高溫季節,內部熱量難以及時散發會引起高溫,灼傷枝干、嫩芽或隱芽,對樹體造成傷害。
對大樹進行噴水保濕
樹體地上部分(特別是葉面)因蒸騰作用而失水,必須及時噴水保濕。噴水要求細而均勻,噴及地上各個部位和周圍空間,為樹體提供濕潤的小氣候環境。可采用高壓水槍噴霧,或將供水管安裝在樹冠上方,根據樹冠大小安裝一個或若干個細孔噴頭進行噴霧,效果較好,但較費工費料。對于去冠移植的樹體,可采取“吊鹽水”的方法,即在樹枝上掛上若干個裝滿清水的鹽水瓶,運用吊鹽水的原理,讓瓶內的水慢慢滴在樹體上,并定期加水,既省工又節省投資。但此方法不夠均勻,水量較難控制。在抽枝發葉后,仍需噴水保濕。
做好大樹的遮陰工作
在園林綠化工程大樹移植初期或高溫干燥季節,要搭制蔭棚遮陰,以降低棚內溫度,減少樹體的水分蒸發。在成行、成片種植,密度較大的區域,宜搭制大棚,省材又方便管理,孤植樹宜按株搭制。要求全冠遮陰,蔭棚上方及四周與樹冠保持50厘米左右距離,以保證棚內有一定的空氣流動空間,防止樹冠日灼危害。遮陰度為70%左右,讓樹體接受一定的散射光,以保證樹體光合作用的進行。以后視樹木生長情況和季節變化,逐步去掉遮陰物。
促發新根、控水
由于園林綠化工程中的新移植大樹,根系吸水功能減弱,對土壤水分需求量較小。因此,只要保持土壤適當濕潤即可。土壤含水量過大,反而會影響土壤的透氣性能,抑制根系的呼吸,對發根不利,嚴重的會導致爛根死亡。為此,一方面,我們要嚴格控制土壤澆水量。移植時第一次澆透水,以后應視天氣情況、土壤質地,檢查分析,謹慎澆水。同時要慎防噴水時過多水滴進入根系區域。第二方面,要防止樹池積水。種植時留下的澆水穴,在第一次澆透水后即應填平或略高于周圍地面,以防下雨或澆水時積水。同時,在地勢低洼易積水處,要開排水溝,保證雨天能及時排水。第三方面,要保持適宜的地下水位高度(一般要求1.5米以下)。在地下水位較高處,要做網溝排水,汛期水位上漲時,可在根系外圍挖深井,用水泵將地下水排至場外,嚴防淹根。
保護大樹的新芽萌發
新芽萌發,是新植大樹進行生理活動的標志,是大樹成活的希望。更重要的是,樹體地上部分的萌發,對根系具有自然而有效的刺激作用,能促進根系的萌發。因此,在移植初期,特別是移植時進行重修剪的樹體所萌發的芽要加以保護,讓其抽枝發葉,待樹體成活后再行修剪整形。同時,在樹體萌芽后,要特別加強噴水、遮陰、防病治蟲等養護工作,保證嫩芽與嫩梢的正常生長。 土壤通氣。保持土壤良好的透氣性能有利于根系萌發。為此,一方面,要做好中耕松土工作,以防土壤板結。另一方面,要經常檢查土壤通氣設施(通氣管或竹籠)。發現通氣設施堵塞或積水的,要及時清除,以經常保持良好的通氣性能。
—點擊“園林綠化工程”了解更多—
廣東怡軒園林環境工程有限公司主要從事綠化養護服務和園林綠化工程,同時提供園林景觀設計和綠化苗木的供應。一站式綠化養護服務,園林綠化公司專業的服務品質、口碑良好,是廣大客戶信賴的保障。如有需要,歡迎撥打服務熱線130-4708-8979或登錄我們的官網http://www.hyaj.net在線咨詢,我們將竭誠為您服務!